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最美教师”:他们始终坚持“四个相统一”,当好“四个引路人”;他们甘当“铺路石”、做学生的“引路人”;他们争做“四有”好老师、做“大先生”。
值此第37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教育文件精神,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进一步增强教师职业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自今年5月起,教师工作部会同宣传部、工会组织开展了2021年“最美教师”评选活动。经个人申报、院部推荐、资格审核、组织评审、校党委常委会会议审定,决定授予尹敏等13人为武汉纺织大学2021年“最美教师”。
荣获2021年“最美教师”荣誉称号的教师(按姓氏笔画排序)分别是:服装学院尹敏教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左丹英教授,艺术与设计学院田原,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刘延波教授,外国语学院刘珊副教授,化学与化工学院李明副教授,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汪胜祥教授,会计学院杨金键,数理科学学院郑仟副教授,环境工程学院赵晖副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徐莺副教授,管理学院曹勇教授,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彭涛副教授。
今天介绍的“最美教师”是外语学院刘珊副教授:
真,她率性纯真,待人真诚,挑灯夜战勤做学问,书写科研成果反哺教学新篇章。
善,她善良知性,善于创新,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带领团队拥抱翻译硕士教育新挑战。
美,她美在精神,乐于奉献,课上课下兢兢业业,全情投入织就崇真尚美新画卷。
拥抱翻译硕士教育新挑战,织就科研反哺教学新画卷
刘珊,女,1982年2月生,湖北武汉人,中共党员,硕士,副教授、MTI教育中心主任、湖北省翻译协会理事。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2篇,主持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项目、中国外语教育基金、湖北省教育规划重点项目等教、科研项目七项;曾获校人文社科科研成果奖二等奖、外研社“教学之星”微课大赛复赛一等奖、外国语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指导学生获全国理工类院校外语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一等奖、全国大学英语竞赛特等奖。她先后担任大英二教研室主任、MTI教育中心主任。她创立的数据驱动的多样化语块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了我校学生的英语产出能力。她带领MTI教育中心克服创立之初的各种困难,促进我校翻译硕士教育快速发展。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兼有学术工作者、教师、母亲三种身份的她,用瘦弱的肩膀挑起外国语学院翻译硕士教育事业发展的重担。
一、筚路蓝缕,开创新篇
2019年,刘珊老师从大学英语转到翻译硕士教育,毅然走上MTI教育中心主任的岗位,从无到有开创外语学院研究生教育新领域。
“刘珊老师是一个有担当的人、善于动脑的人,是随时随地用心的学习者,面对新知识、新技能、新管理的新挑战,她能迅速转变角色,直面问题,彰显新作为。”学院院长谭燕保笑着说起这位“狠”角色,“她也是一个对自己‘狠’的人,‘狠’话不多,但是‘狠’干、‘狠’学,少清谈,她一直默默付出,任劳任怨,优雅美丽,静静绽放。刘珊老师作为最美教师,代表了外国语学院在现时发展阶段最宝贵的精神力量。”
作为MTI教育中心主任,刘珊老师带领团队承担了课程建设、管理规章制度建设、课程团队建设等工作,她立足校本特色,加强“英语+商贸+纺织、服装”课程群建设,构建中西文化融通教学体系,依托武汉纺织大学服饰文化翻译与传播研究中心,以跨文化交流与服饰文化为研究载体,促进学生语言文化知识、跨文化交际以及纺织行业商贸实践能力的提高;刘珊老师积极探索课程思政和翻译专业课的融合,将国家意识与国际视野相结合,科学设计培养计划、精准制定课程大纲,无缝接入课程思政。她把课程思政融入翻译比赛的策划和组织中,举办“讲中国故事”翻译比赛、“讲纺大故事,扬抗疫精神”翻译比赛。通过课程思政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译者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学院党委书记胡中原如是说,“刘珊老师全身心投入外语教育事业,始终把立德树人放在首要位置,注重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她工作积极主动,勤于思考,乐于奉献,在教学、科研、服务等各方面均表现突出。在她和团队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外国语学院翻译硕士教育蓬勃发展。”
二、理念为先,研译结合
刘珊老师在教学中始终坚持理念为先,研译结合,着重培养学生实践创新和思辨能力。她在教研上,开拓创新MTI教学新的研究领域,获得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项目立项。
在科研上,不断挑战自我,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中国外语教育基金、湖北省教育规划重点项目等项目七项。她主持的“基于PACTE模型的MTI毕业考试指标体系研究”项目,针对我国目前尚无完善的MTI毕业考试体系的现状,拟根据修正的PACTE翻译能力模型,提供一套可操作的毕业考试指标体系。刘珊老师指导研究生参与校本特色书籍翻译项目、完成校本特色翻译实践任务和毕业翻译实践报告,培养通晓纺织科技、服饰艺术、纺织品贸易等某一个领域的基本知识的应用型、专业性翻译人才,为我院特色办学和人才培养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三、教学相长,亦师亦友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刘珊老师,在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针对学生们的哑巴英语和英语写作水平难以提高的问题,刘珊老师提出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语块教学模式,采取语料库驱动的研究型学习,把语块教学和思政教育有机结合。
她带领团队创建了专门的APP以及公众号来帮助更多学生更好地学习语块。在这种“教”与“学”中,建立了“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线上+线下”的英语产出能力提升体系,探索和采用了数据驱动的多样化语块教学模式,引领了一系列英语教学模式改革。
为了提升自己在翻译领域的业务水平,她去外校旁听课程,积极参加各种学术讲座和培训,承担书籍翻译工作。她每周参加MTI研究生学术沙龙,给予研究生专业指导;同时,和研究生们一起听学术大咖的讲座,交流心得,切磋译文。她关爱每一位学生,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循循善诱,耐心教导。她不仅是教书的老师,更是学生眼中的朋友,青年成长的引路人。她以这样一种亦师亦友的身份推动外语学院的青年学子们追逐梦想,迎接光辉的明天。
四、寸寸光阴,业广惟勤
未来姗姗来迟,现在如箭飞逝。刘珊老师不仅是一位教师,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时间的天平上盛满了东西,她需要平衡生活、科研、教学和管理等多方面问题。
生活中,年幼的孩子很粘人,有时她只能抱着孩子工作,接送孩子的时候随身带着教学资料,就在孩子教室外加班加点;在科研上,她由二语习得转到翻译研究领域,需要不断学习、提升,在怀孕期间她仍坚持科研并发表了期刊;在教学方面,把科研成果应用与教学并服务社会,着力培养英语与纺织特色相结合的复合创新型翻译人才是一大新使命;在管理方面,作为MTI主任,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新挑战。但是她善于利用碎片化时间,促进个人与外院集体之新发展。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刘珊老师在如此坚定信念的指引下克服一道道难关,这些难关终究使她更加强大。她终以教育之名,谱写外语学院教育新篇章。
师生评价
外语学院陆雪芹老师:
刘珊老师从大学英语转战到翻译硕士教学领域,挑起MTI教育中心主任的重担,带领MTI教育中心团队不断迎接新挑战,完成了课程建设、管理规章制度建设、课程团队建设等工作。为了提升自己在新领域的业务水平,她去外校旁听课程,积极参加各种学术讲座和培训,承担书籍翻译工作;开拓创新,主持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项目。在大学英语教学领域,她孜孜以求,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她所倡导的数据驱动式语块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英语产出水平。同时,她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需要平衡家庭、科研、教学和管理等多方面问题,但她善于时间管理,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工作,促就个人与外院集体新发展。
外语研2020级MTI顿新琪:
刘珊老师是我的导师,也是两门专业课的任课老师。她对我们循循善诱,耐心教导,教育我们如何做人,督促我们阅读翻译前沿领域书籍和论文,交流学术讲座心得,切磋译文。刘老师每周参加我们的研究生学术沙龙,对我们进行专业上的指导。她利用学习通和YICAT等翻译实训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模拟真实翻译项目,设计了多样化的课堂活动和课后学习拓展任务,翻译作业全批全改。她和MTI教育中心的老师们一起组织了各种翻译比赛,如“讲纺大故事,扬抗疫精神”翻译比赛、读书报告会比赛、诵读比赛、研究生学术沙龙,让我们获得学习成就感,提高了我们的双语能力、学术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她还指导我们运营纺大MTI公众号,策划栏目,帮助我们修改每一篇稿件。她是一位尽职尽责的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