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武汉纺织大学2022年“最美教师”评选结果最终揭晓。经个人申报、院部推荐、资格审核、组织评审、校党委常委会会议审定,共有10位教师获此殊荣。
荣获2022年“最美教师”荣誉称号的教师(按姓氏笔画排序)分别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马双宝副教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刘晓洪教授,服装学院张元美副教授,管理学院张星教授,经济学院李正旺教授,外国语学院周丹教授,环境工程学院施银桃副教授,数理科学学院郭健勇副教授,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曹根阳副教授,化学与化工学院彭俊军副教授。
据悉,为进一步弘扬高尚师德,发挥榜样引领示范作用,激励广大教师始终坚持“四个相统一”,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今年5月初,教师工作部会同宣传部、工会组织开展了2022年“最美教师”评选活动。
自活动开展以来,各二级院部高度重视,广泛动员,精心组织,切实把评选过程作为学习典型、宣传典型的良好机会。期间,学校组织开展了网络投票推荐活动,广大师生响应热烈,关注度高,在全校掀起了弘扬高尚师德、赶学身边先进的热潮。
近年来,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建设师德师风优良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进一步增强教师职业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营造甘当“铺路石”、做学生的“引路人”、做“四有”好老师、做“大先生”的良好氛围。此次“最美教师”获得者师德表现和教书育人实绩突出、事迹感人,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示范性,他们是我校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的优秀代表,向广大教师传递师者正能量。
“最美教师”获得者表示,他们将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自觉践行“四有”好老师标准,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着力培养出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学校将以此次“最美教师”评选为契机,在立标杆、铸师魂方面下功夫,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形成“一院一品”的师德品牌;深入挖掘、弘扬以全国优秀教师、荆楚好老师、“最美教师”为代表的典型事迹,广泛宣传,扩大影响,不断加强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建设。
2022年“最美教师”事迹简介
(按姓氏笔画排序)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马双宝:争做传递正能量的“传道授业解惑”人。
马双宝,1979年生,男,副教授,博士研究生,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副院长。作为18级班主任,他全心全意培养学生,带领历届学生斩获国家级奖项10项、省级奖项60余项;作为研究生导师,他耐心指导学生论文写作,一批批学子争相在科研道路上奋力拼搏;作为科研学者,他刻苦钻研,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完成超千万科研经费。看着学子们一个个获奖、一个个考中,他的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用自己的青春谱写梦想的乐章。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刘晓洪: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坚守中追求卓越。
刘晓洪,男,1968年3月生,湖北汉川人,中共党员,教授。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创始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现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负责人、学院教授委员会教学组组长、校本科教学督导、校工程教育专业论证指导专家。他三十年如一日,扎根本科教学第一线,牢记教书育人宗旨,用言传身教影响一届届材料学子;他带领教学团队,积极推进高分子材料专业的创立、建设和发展工作,他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坚守中追求卓越。
服装学院张元美: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深受学生爱戴的“美美老师”。
张元美,女,中共党员,副教授,服装学院专业教师,中日合作办学项目教学主任。她在教学中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将厚厚的书本知识变成生动的趣味课堂,将知识的种子播撒进学生的心田。她教书的同时不忘育人重任,一直担任班主任,她乐于奉献、关爱学生,大家都亲切地叫她“美美老师”,在班主任考核中获得了武汉纺织大学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她用智慧开启了智慧,用乐观引导了乐观,用爱心点燃了爱心,在默默奉献的同时收获了进步和快乐,也收获了学生对她的爱和祝福。
管理学院张星:躬身垂范、润已泽人。
张星,男,1981年12月生,湖南益阳人,中共党员,博士,管理学院三级教授,阳光学者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发表高水平论文40余篇,其中2篇论文为ESI高被引前沿论文。他一直践行着“躬身垂范、润已泽人”的教育理念。在科研工作上,他刻苦钻研,成果丰硕,用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不畏艰难的科研精神感染着学生;在三尺讲台前,他充满热情,教学有术,用真诚和平等的态度与学生对话交流,争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同行者。
经济学院李正旺:纺城市精神,织留汉新梦。
李正旺,男,经济博士后,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武汉纺织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湖北省创业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经济学会理事,湖北省美好公益研究院理事,武汉市财政学会理事,武汉市委宣传部《认识武汉》通识课程导师团导师、武汉纺织大学《认识武汉》《两江三镇说武汉》课程负责人。他主讲的《认识武汉》及《两江三镇说武汉》课程起源于武汉市大学生留汉工程,是我校课程思政的重要组成部分。4年来,两门课程扩展到阳光、南湖校区同步开设,线上、线下课程同步进行。目前课程已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10余所高通过线上或线下形式展开,受到学生的广泛好评;面向中南民族大学等多所高校,国家电网公司湖北分公司等多个企业,荆楚社科论坛等多个渠道开办讲座,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外国语学院周丹:丹心化作春雨洒。
周丹,女,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学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教学质量优秀教师、科研骨干,多次教学排名全校前10%,曾主编教材2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省级课题9项,发表论文CSSCI和北大核心期刊论文6篇,国际检索论文10余篇。30多岁的她立足三尺讲台,坚守科研阵地,积极服务社会,她凭着对事业的痴心、对学生的爱心、对工作的热心、对未来的信心,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服务于纺织服饰翻译特色教学与研究。
环境工程学院施银桃:“施”展毕生才华 孕育满天“桃李”。
施银桃,女,1975年8月,湖北武汉人,硕士,副教授,担任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系教师,主要从事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她为人师表,传递正能量, 秉承家国情杯,不断提升育人本领,为“美丽中国”造良材。她爱岗敬业,治学严谨,积极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培养人才,现为《水质工程学AII》校级线下一流课程负责人、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负责人,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负责人。她教书育人,乐于奉献,勇于创新,她主持、参与多项省部级教改和科研项目,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教学成果二等奖。
数理科学学院郭健勇:宁静致远,天道酬勤。
郭健勇,男,中共党员,副教授,材料物理与化学博士。湖北青年教学能手,香港桑麻基金会桑麻奖教金荣誉获得者,教育部大学物理课程教指委中南地区工作委员会及课程思政工作委员会委员。数十年来,他扎根于教学一线,默默耕耘于三尺讲台,用辛勤和汗水书写着平凡而不平淡的桃李人生。
他关爱学生,言传身教,多次在学生评教中名列前茅,并先后指导多名学生获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他创新教学方法,探索课程改革,主持建成两门湖北省一流课程,由他主持的基于数据导向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荣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教学成果二等奖,并入选2020年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优秀混合式教学案例。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曹根阳:织就经纬为育人,砥砺前行助发展。
曹根阳,男,中共党员,副教授,他从教18年,初心不改。2012年,跟随徐卫林院士用自己的青春助力旗开月表,五星闪耀。国旗任务研制期间,牢记自己教书育人的使命,建立了功能面料创新人才工作室,培养了面料开发人才237人。2021年工作室培养出钱之光特别奖一人(全国仅两名)。他还带领学生先后斩获挑战杯湖北省特等奖和全国特等奖,成功探索出纺织专业培养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新途径,助力新工科人才的培养。
化学与化工学院彭俊军:潜心研学物化十三载,坚守教书育人为初心。
彭俊军,男,1979年8月生,湖北黄冈人,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武汉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博士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访问学者。主持湖北省科学研究计划项目3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他始终坚守教书育人的理念,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中坚持教学改革,教风严谨,教学成果突出;他关爱学生,关心学生成长,用爱心和热情共筑学生成才之梦;他坚持科研创新,奋斗不息,科研成果显著;他甘于奉献,一岗双责,愿做师生良好学风教风的建设者。